秦皇岛市是世界知名的滨海旅游避暑胜地,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长162.7公里的海岸线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滩缓水清、沙软潮平,气候温和,以其独特的海岸生态和景观资源享誉国内外。近年来,随着我市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们借助休闲船艇,从事游览观光、体育运动、娱乐体验等休闲活动项目日益增多。海上娱乐项目增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稳步的增长、提升城市形象的主要的因素,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安全、环保等一些问题,大多数表现休闲船艇航行存在安全风险隐患、休闲船艇管理依据不充分、海上游乐设施监管不足等几方面。
由于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休闲船艇管理专门上位法,本省及省内地市尚没有休闲船艇管理相关规定,2022年7月1日,秦皇岛市第十五届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秦皇岛市休闲船艇管理规定》,将于2022年8月5日正式实施。该《规定》将作为全省首个专对于休闲船艇管理的地方立法,填补相关立法空白。
货船、载客超过12客位的船舶,载客12客位及以下的水路旅客运输船舶、渔船、休闲渔船及军事船艇、公务船艇均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予以规范。作为全省首个针对休闲船艇管理的专项立法,规定船种覆盖了尚无上位法依据或虽有依据但表述不具体的全部休闲船艇类型,即游艇、体育运动船艇、海上游乐设施以及外地来秦船艇、自用船艇、内河水域休闲船艇、三无船舶等,做到了应管尽管,应纳尽纳。
第一章总则,主要规定了立法目的、适合使用的范围、根本原则、政府职责、部门职责、自律管理等内容。明确了市海洋渔业主管部门及其各城市区直属机构和县、区政府确定的部门负责全市及辖区休闲船艇靠泊管理和水路客运经营活动管理;体育主管部门作为体育运动船艇的主管部门;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景区内海上游乐设施旅游经营活动管理和对参与休闲船艇旅游活动的旅行社做监督管理等。
第二章统筹布局,主要规定了行业管理、容量管理、岸线管理、航行水域管理等内容。强化统筹管理,促进全市休闲船艇健康有序发展。明确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结合辖区旅游资源、岸线资源、陆域交通状况、通航条件、码头安全性能条件等,组织同级海洋渔业、海事、体育、旅游等主管部门开展辖区休闲船艇容量综合评估,合理布局。
第三章经营管理,主要规定了体育运动船艇技术培养和训练、海上游乐设施经营、经营性载客活动、材料报送与名录发布、从业经营人要求等内容。明确体育运动船艇、海上游乐设施从事经营性休闲活动的标准和要求。
第四章安全管理,主要规定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船艇合规要求、证件随船、应急设备要求、航行安全要求、停靠管理、临时停泊要求、信息登记备案与共享、进出港报告与备案、“三无”船舶管理、防疫管理、供油要求、联合监管与执法协作等内容。有效解决了休闲船艇停靠无同意规划、无固定停靠站点和停泊区域,以及休闲船艇运营区域不固定、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督管理等问题。
第五章法律责任,主要规定违反本规定的禁止性和强制性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确保了规定实施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为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有效实施管理、依法查处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奠定了基础。
第六章附则,主要规定了概念解释、参照管理和实施日期。结合实际,明确船舶所有人自用的各类出海装置、外地来秦休闲船艇以及内河水域休闲船艇的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航行安全的保障。把好安全责任关,当好第一责任人,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最美名片。
原标题:《新规来啦!全省首个立法!秦皇岛颁布休闲船艇管理规定于本月5日起实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关注官方微信